影片名称:我不是药神

导演:文牧野
主演:徐峥 / 王传君 / 周一围 / 谭卓 / 章宇
上映时间:2018-07-0
时长:117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1. 首页
  2. 问题详情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有哪些特别之处?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有哪些特别之处?

《我不是药神》七月六日上映,我刚刚看过的是提前做的点映场。

一般来说,敢于提前做大面积点映的电影,电影主创们对自己的电影质量抱有很大的信心。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不是水军,也不是影评人,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虽然2018年还有半年,很多大片还没上映,但是《我不是药神》基本可以预定国产电影的年度十佳影片。

这部电影的剧情取材于真实的故事,真实中的人物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的患者,叫陆勇,他需要服用一种瑞士生产的“格列卫”抗癌药物,但是这种药物售价过高,一盒需要两万多,普通人根本购买不起,偶然间,他发现印度生产了一种防治“格列卫”的药物,药效与高价药基本相同,但是价格只有四千元。陆勇从印度买这种仿制药,并带给其他病友。后来,这种行为被法院起诉,陆勇被捕。后来法院经过审理,判决陆勇销售假药罪名不成立,无罪释放。

故事大概如此,但是电影当然不会完全基于事实。艺术需要丰富的虚构,需要戏剧冲突,这部电影的主创就虚构了徐峥饰演的小人物程勇,让他从一个唯利是图的走私印度神油的商人,渴望从走私药物发财,后来良心发现,又甘心帮助病友冒着风险走私药物,被捕判刑等等,这样经历过一系列的冲突之后,电影的张力就自然形成了。

说实话,我很佩服徐峥和导演文牧野,他们敢于触碰这样的题材,要知道在国内,天价药物,医疗改革本身都是敏感话题,如果稍不留心,这部电影可能就被扼杀。但是徐铮和文牧野处理这个题材显得很成熟。徐铮和宁浩的监制功不可没,导演拍摄这样的题材也是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我觉得徐铮值得一个最佳表演奖了。要知道,这些年徐峥从《泰囧》到《港囧》,乃至到传说中的《印囧》都触摸的是戏剧类型,据说他是拒绝了投资人继续拍摄《印囧》之后,才接下了《我不是药神》。好的演员永远不甘心重复自己,他敢于走出舒适区,接受不同的挑战。徐峥一直都是以喜剧演员的形象成名的,这部剧中,他饰演的落魄的人物程勇,你根本就想不到他的喜剧演员的身份,他在电影中的几场戏,尤其是当得知黄毛去世的消息之后,愤怒地嚎叫着:他只想活着,他有什么罪?他有什么罪?真的把一个小人物的那种绝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电影中的其他配角有很有特色,尤其是王传君饰演的患者,卑微,秃顶,善良,几乎让人想不到这就是《爱情公寓》中的“关谷”。

《我不是药神》是七月份最好看的电影之一,接下来让我们再期待姜文的《邪不压正》。

2022-01-23

死亡升华人性 绝症救赎灵魂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坏人”的闪光点和“好人”的“瑕疵”交错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白天不知夜的黑,健康人很难理解癌症病人的绝望、无助、痛苦,以及长期被压抑的愤怒。

片中许多泪点,女儿得了绝症,母亲一人担起生活全部重担,已经顾不得那么多的矜持与脸面,在夜场里跳艳舞,为了女儿可以牺牲一切,所有自尊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人性是动态的,和环境互动的,一个卑微的灵魂在面对死亡可以闪耀出炫目的光芒。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很高,看到数字也许人们早已麻木。但身边人来不及告别就走了,会最大限度激发当事人的善良、责任、担当和勇敢。故事的主角就像用一根扁担担起道义,和一个体制,一个跨国公司抗衡。最后连做假药的贩子也良心偶然发现。

鲁迅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法律是人性的低保,没有绝对的低保水准,有时法律也是一种服装样式,只不过流行的周期更长而已。面对死亡拷问,它自信的底气有时也会大打折扣。



2022-01-23

作为暑期档的第二弹,影片用黑色幽默+悲情沉思的两种方式充分调动了观众情绪上的大喜大悲。而这种电影之前我们在影院里也只有印度电影可以给予我们这种体验。

全片并没有一直包裹喜剧的成分,而是先以苦中作乐的方式让观众进入这群患者的世界,然后再给你泼一盆凉水,让你的心跌入谷底。药丸小组的成立荒诞趣味,一群底层小市民因生活所迫走在了一起。前半段的节奏整体偏快,有一气呵成的快感,仿佛发家致富、治病救人就在一夜之间。市井的气息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制度还不太健全的年代。而当年也推出了不少在上海发生的贫民故事,浓烈的地气感是我们许久未看到的。其实上半段甚至有了宁浩成名作《疯狂的石头》的影子,杂乱差、每个人物都灰头土脸。

当真正的假药制造商现身后,整个基调就可以转向了沉重的社会话题,整体的节奏感也慢了下来,镜头会停留在每个角色那种无奈或是沉思的瞬间。第一个情绪泪点是在一群患者被抓时,一位老婆婆对警察语重心长说得的一段话开始的,从这点上影片就比其他国产商业片上升了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舍身取义的道德良知在这几个小人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后面无数被救病人的画面拼贴一起,蒙太奇影像带来的情感泪花几乎可以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内心,这个时候的影迷已经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于现实的刻画与隐喻,影片做得恰到好处。不少手持摄影镜头,烘托出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两组蒙太奇的印度场景意味也不径相同,前段部分代入感很强,后段烟雾缭绕,印度神像出没,有种莫名的佛教禅意之味。也许对于现在安于享乐的中国社会民众来说,这段更有意义。当每个民众像救世主一般看着男主程勇之时,那种集体性的信仰仪式感呼之欲出。影片中的台词也改变了诸多国产片不说人话的通病,每句都和主演的心境同步,有些更是直指人心。王砚辉饰演的假药贩子的一句话“有一种病,叫穷病”可以说是一语道破。

当然,演员以及造型定位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原因。徐峥、王传君、谭卓、杨新鸣,以及长期扎根文艺片的青年演员章宇,都是一水儿的实力演技阵容。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都是一个个普通的演员,每个人物骨子里散发出的个性魅力会让观众爱上他们,同情他们,以至于为他们流泪。




2022-01-23

中国一直缺少像韩国《熔炉》、《素媛》那样从真实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创作灵感的电影,而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我不是药神》则打破了中国电影的那层虚假做作的面孔,让人们看到了苦难中裸露的难以治愈的伤口,就像是王传君扮演的白血病人在清理创口时,发出的毛骨悚然的惨叫,那无法抑制的疼痛让一个人的声音完全变形,正如疾病可以让一个人的尊严彻底消失。

《我不是药神》中有生与死、善与恶、背叛与侠义,除了徐峥和王传君,黄毛、牧师、钢管女郎、假院士等等角色,都演活了自己的个性,影片的故事不仅有情节的推进,也有各种角色之间的呼应,凭借目前超高的口碑,这部电影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可喜的是,《我不是药神》让人们看到,中国导演有时所谓的现实题材不能碰,其实是功力和诚意的不足,一部假大空的武侠魔幻巨制,远远比不上一部言之有物的现实题材对于人心和人性的触动,中国在产生了太多的文化垃圾后,终于有这样的电影能够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2022-01-23

作为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主要是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实,还有演员的演技和实力。喜剧成分只是影片的包装,现实意义远远不止于笑料那么轻松。

一.故事源于真实的社会现实

这部电影是根据曾经轰动一时的“陆勇案”这一真实事件改编。2002年,陆勇被医院诊断患上“慢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需要配型,只能先吃药,稳定病情。那时瑞士格列卫临床效果好,但十分昂贵,一年光吃该药花费就要近30万元。2004年,陆勇意外获悉印度有仿制格列卫,如果吃这种药一个月仅4000元左右。他通过药瓶上的信息联系上了印度方面直接购买仿制药。陆勇吃了一段时间印度仿制药后,发现效果很好,便将自己的服用情况发在了病友群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来的是大家都知道的。

动辄上万甚至几万一盒的抗癌新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就是陆勇这样中产家庭都吃不起天价,就更不要说那些工薪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患者了,那些癌症患者对于生命的渴望,只能是选择倾其所有,维持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是电影中的台词,病患求生的欲望溢语言表。

二. 高药价不是药企、药商的错

电影里,在十几年前,一盒药的定价是四万块钱,确实是天价。但是每一种药的研发成功都是庞大到背后你无法想象的研发投入,还有大量试错成本。一种专利药的研究过程要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数科研人员前赴后继,这些人要由医药公司、药企来养活,而一种药的专利期也就是十几年,因此药贵是有原因的。如果以成本价或低价销售的话,得等到十几年专利期以后,如果不给专利期高价药赚钱的话,谁还会有资金和动力去研发新药呢?虽然从长远看也是损害新患者的利益的,就目前这种状态,至少可以选择买药,而不是无药可买。何况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盈利呢,我们没有理由去谴责正版药企的天价药,仿制药看似给患者带来福音,但它确是实实在在的侵权了。高药价不是谁的错。虽然价格由价值决定,但价格也不能高的离谱而让大部分患者消费不起,这种新药又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呢?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三.现实已经没有电影里那样残酷了

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总要有个过程,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过程大大缩短了。电影的结尾,静默的字幕上有解决的答案:药价改革,特效药纳入医保,抗癌药零关税…让绝望中的病人及家庭又燃起生命的希望之火。当法律法规医保政策逐步完善时候而把这种特效药纳入医保多少患者庆幸自己还活着,遗憾的是又有多少人早已不在人世、多少家庭因病而贫甚至一贫如洗。事实上,一个有良心的药贩,解决不了所有病人的难题,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给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吃不起药的妙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医保、社保政策,根本方法是治愈穷病、实现共同富裕。现阶段我们国家对重大疾病只能兜底而不可能全包,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道德与现实的考量仍令人深思。

四.感动观众是电影中小人物的命运和演员的演技的契合

剧中都是些小人物,每个人命运是那么催泪,就好像在我们身边,“看哭了”是普遍现象,它几乎触动了每个人的痛点。剧中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唏嘘,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天价药在21世纪初能天价到什么地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盘算过,自己一年的收入,在当时能换到几瓶格列宁。各种无奈和心酸,面对自己、亲人的生死,面对别人的生死,最终能选择什么。影片中没有彻底的好人和坏人,最差表现是外企药厂,只展现了唯利是图的一面。

徐峥、王传君、谭卓、章宇、杨新鸣、周一围等演技很实力,个个口碑炸裂。一个喜剧演员演起悲情戏来会是那么出色,会让人感动的不止是程勇,每一个配角都演技在线,吕受益、黄毛、曹斌、刘思慧、彭浩、刘牧师、张长林等每个人都像是你周边的人,感觉他们都是神演技、黄金配角。

2022-01-23

细节的丰满,是这部电影真实感的来源,也是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

说几个小细节吧。

1、程勇的神油店隔壁是个小旅馆,小旅馆老板来找过程勇几次,次次都穿着浴袍式睡衣,可以说是非常上海非常市井了,也格外符合他小旅馆老板的身份。

2、程勇重操旧业,第二次去印度时遇见了满街喷洒杀虫剂,漫天烟雾里两尊神像经过,这两尊神像分别是迦利神(迦梨/时母)和湿婆神。

印度教中,迦利神是湿婆神的妻子。迦利在阿修罗诸魔进攻天界时,舍身吞噬掉其中最厉害的一位——罗乞多毗阇,但这也使得她在胜利后陷入疯狂,双脚不同践踏大地,造成三界众生震动,湿婆为减轻众生痛苦,就躺在迦利脚下任其践踏,所以迦利神像脚下往往躺着湿婆。

此处程勇看到迦利与湿婆,恰恰预示着他的蜕变,他为救病人不惜触犯法律的行为,正是为救人,入魔道。

3、吕受益见到程勇的第一句话是“发型剪得蛮精神”,第二句是“吃橘子吗?”他死后的葬礼上,程勇看到黄毛躲在一旁,哽咽着吃橘子。黄毛死后,程勇在他的遗物里发现了橘子皮,橘子串联起两个人共同的命运。

4、张长林假扮院士时是一口好牙,后来被程勇一行人暴揍,之后被通缉。隔几日晚上去店里找程勇时,牙明显有脱落。后来他被警察抓住审讯时,满口牙齐全了,但之前脱落那颗明显与别的颜色不一样——假牙。剧组真心细致。

5、吕受益带程勇去看自己的儿子,说儿子出生后他就看了那么一眼就不想死了。在他寻死前,他也看向妻儿最后一眼。因儿子的降生而升起求生欲,因不想拖累妻儿而坚固死念,因一眼起,以一眼终,相互呼应,一个小人物的求生寻死路就这样血肉模糊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6、牧师全程都看起来怯怯懦懦的,却是在面对张长林这个假药骗子时最勇敢最先站出来的那一个。

7、黄毛全程不笑,第一次笑是在码头向程勇承认以前看不上他,现在看得上了,还装小狗闹他,第二次笑是他开车逃亡以为自己已经逃过追捕时咧嘴一笑。第一次笑是敞开心扉卸下心房,第二次笑就是死亡,黄毛患病后的开心时刻,只有这么短暂。

8、谭卓的钢管舞,和杨新鸣的英语,都是为了拍本片,从头开始学的。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想起来就继续补充~

2022-01-23

今年暑期的国内电影,颇像莫斯科世界杯:老手频遇阻击,新人高歌猛进。如果把姜文比作实力雄厚的西班牙队,那么文牧野就相当于几乎垫底的俄罗斯队。

按理说,老江湖的姜文只要用三分力,就可能把文牧野揍得满地找牙。但现实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文牧野一出手,就拿出了一个现象级的《我不是药神》(下称“药神”)。

其魅力、内涵、话题性、时效性、思想性不但不输《邪不压正》,似乎还有全面封盖之势。

套用知乎的一句赞叹: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豆瓣9分的国产电影!这句评价,有且只有是说给《药神》的。

电影是文艺的一种。但凡经典电影,总会或多或少透出一些文学经典的“梗”。《药神》亦不例外。

小说也是文艺的一种,其魅力之一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豆瓣给了《药神》9分,绝非空穴来风。我认为,这个分值,应该主要是打给以勇哥为首的几位剧中人的。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药神》中的程勇原型,源于同样罹患慢粒白血病的、江苏无锡某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陆勇。

但电影之所以给他塑造成一个靠卖印度神油糊口的落魄个体户,无非想让这个来自弱势群体的小人物在成长为一个大英雄时,具备更鲜明的对比反差,拥有更震撼人心、更吸引眼球的“梗”。这一点,跟目前许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大腕那不堪回首的“创业史”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药神》中的程勇,从一开始,就像《辛德勒名单》中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一样,并没自我定位为“侠”。

相反,二者的目的只有一个:挣点儿必需的钱。所以,程勇在鼓足勇气拨通患者老吕的手机时,做了好大一番思想斗争——他觉得,那些来自邻邦的药可能是假的。

但一番实地考察后,他释然了,开始全身心地在“禁区踢球”了。

英雄人物之所以动人心扉,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有壮举,而且接地气。同奥斯卡·辛德勒一样,程勇一方面在为“禁区开拓”获得“财务自由”而欣喜若狂,一方面也在忐忑不安。

所以,他在得知销售“假药”的刑罚信息后,立马打了退堂鼓。原因很简单,他是人,不是神,“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不可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

所以,在那顿散伙饭的饭局上,面对大家的不解,他发飙了——

“那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白血病人!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要是被抓了,他们怎么办?”

不违禁,就要断了许多病人的生路;违禁,当事人就自身难保。一字一句,尽是血泪。

对于病人来说,不吃药就要等死,继续吃药却吃不起——又一对难解的矛盾。

对执法者来说,不追查不惩处就意味着不负责不尽职、有损法律尊严,但尽职尽责地执行了,却可能像化疗一样,伤害无辜者。

三组矛盾策层层交织,反复纠缠,最终将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导致悲剧产生,然后进入总爆发阶段——这就是文学的独特魅力。

辛德勒在影片最后,获得了集中营幸存犹太人的集体救赎;现实中的陆勇,也获得了300多名白血病病友的联名信,请求司法机关对其免予刑事处罚;但在《药神》中,不惜让企业巨亏的老板程勇,却被司法机关判刑了。

尽管电影一再强调“希望”,尽管在囚车中,导演安排无数白血病患者在目送他们心目中的“药神”离去时,以集体“摘罩”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心中的敬意,但程勇的获刑,是在老吕自杀、黄毛意外身亡之后,再次给予受众的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

现实中的患者、企业家陆勇,因为生病而破产,影片中的程勇,无灾无病却因救助别人而导致自己锒铛入狱,虽然他是在救人,但他的企业呢?他雇佣的那些员工呢?影片没有交代,但结局可想而知。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一部《药神》,凸显了人与人、人与法、人与国家的三组矛盾。矛盾的最终消解,却以不必要的、本可避免甚至可控可预估的悲剧的产生为代价。这,大概是《药神》想告诉时代、传递给国家的深刻含义吧。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其塑造的成功人物不是单一的。《药神》除了程勇,还塑造、创新了两个固有形象:曹斌警官和老刘牧师。

2022-01-23

在看《我不是药神》之前,觉得名字里的“神”,是为了顺应当下网络上的表达,和“男神女神”里的“神”是一个意思,看过之后才发现,它真的是在讲“神”的故事,神,人的神性,神在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很多地方,它让我想起《西游记》,两个故事从人物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样的,都是五个不完美的人,如何变成圣徒的故事。

而且,应该不是偶然为之,《药神》里在很多地方,都有宗教的踪迹。吕受益相信,一个卖印度神油的人,就会和印度有关系,上门求救,让假的药神,因为一个伧俗的理由(赚钱),走上了变成真的药神的路,而印度是个什么地方呢,是佛教发源地;程勇邀请刘牧师加入,两个人争辩的时候,用的是各自系统里的话语,程勇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并且坚持说这是上帝说的,在他粗浅的认识里,神都是一家子,只不过换了不同的面貌;黄毛终于接受了程勇,在晚饭上说出“谢谢”的时候,程勇要求带上他的名字说“谢谢”,刘牧师说“而且要说三遍”,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而在程勇重出江湖,再去印度的时候,他在街头看到了迦梨和湿婆的神像,烟雾缭绕中,他从不自觉变成了自觉。

其他几个人,也是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的。在“日刻”上刊发的刘启豪的影评里,作者认为,吕受益是“一个虔诚无比的信徒,赤脚行走在滚烫的沙漠中,对遇见的每一个生灵发出询问,‘你是我的神吗’?”,刘思慧的出现也很有意思,她迟到了,病友群的群主们,站在了饭馆门前,刘思慧从他们中间挤出来,“她是门徒,带着面目不分的羊群来见他们的牧羊人”。

在古典叙事里,圣徒必须要有个圣徒的样子,外貌肃穆庄严,对成圣有自觉的追求,为之付出悲剧性的人生,哪怕有百万种化身,但自觉的悲剧性是少不了的。而我们这个时代,对圣徒有了新的理解,他可以琐碎杂芜,可以猥琐油腻,可以是春药贩子、钢管舞女、是黄毛杀马特,他所在的环境,也是纷繁杂乱,缺少美感的,他甚至可以不用那么主动地追求神性,甚至可以是不自觉的。

2022-01-23

1、最好的是徐峥的表演,挑不出瑕疵,从头到尾他就是程勇,一言一行完全进入了角色,把方法派的忘我和体验派无我结合起来,营造出了强大的气场,支配了整个故事。很难想象,这是当初出道时演李卫当官和春光灿烂猪八戒的那个人。


2、现实主义题材是最大的优势,原型故事本身具有人文关怀、人命关天和人性关头三个特点,再经过类型化叙事处理后,很能触动人心。人命让人尊重,人性让人反思,而人文是底色,是电影的感染力所在。


3、有两个地方有些套路了:一个是程勇因为家庭出现变故,被逼接受吕受益的走私药建议,和《动物世界》中的李易峰面对发小卖房子的抉择心路相同;一个是程勇追黄毛的飙车戏,而《动物世界》也中李易峰心中想象的飙车戏。尽管这都是类型叙事的常规,要给人物足够的动机,要有动作场面。但如果用多了,就显得粗糙。


4、很多人说这部片是在挑战审查,能过审不容易,其实这个故事和审查没半毛钱关系,一点也没有越底线。片中的大反派是瑞士的高价制药厂,这明明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呀,丝毫没有触及到我们国家社会的状况。相反,片中的人都一片善心,都是好人,反而是在讴歌东方民族的善良。


5、不要把本片捧得太高,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剧情片,以简单明了的手法完成了一个高质量的叙事,节奏紧张,情感充沛,让人感到很饱满,但是它在电影语言运用上并没有什么新的地方,镜头感和画面感都不强,还少了点留白,不是那种能改变电影艺术的作品。


冷静观影,合理评价,也给其他片子一些机会。电影是一种多元化多风格的文化商品,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七月,会有一批好片出现,而不是药神一家独大。

2022-01-23

多数观众把《我不是药神》归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实则不然。太多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含着血泪,让人沉痛的只想逃避。而《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是装在类型电影的套子里,嬉笑怒骂之间,将赤裸裸的现实问题摊在观众面前,深入骨髓。

  类型片的范畴内,进口药物税收、大病医保、医改政策,撕扯的是社会机制问题。以慢粒白血病为代表的具象表征,撕扯的是个体在面对命运摆布之时软肋,躲避不得。“谁家能没个病人啊”,老太太一言既出,让所有的旁观者都感受到彻骨之痛,再没有办法袖手旁观。当它能够唤起亿万观众的同理心,便呈现了今日的票房黑马。

  国内荧屏,每年上映影片约600部,从来不缺乏灯红酒绿,世界大同,社会和谐的境况,造出一个个繁花似锦的梦给观众坐在黑暗中遐想。《我不是药神》不单纯的造梦。当药贩子说出“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难以回避的社会阶层问题直接在荧幕上撕扯开来。

  于是,在《我不是药神》里,你可以去理解所有的角色,因为剧本足够扎实,所有的演员演技都在线,细节描摹精巧而不做作,所有的这些,都非常难得。

  “这部电影超越那种鲁莽的正义感的高明之处,是它既尖锐,又圆滑。这令它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之上,非有绝大智慧无法办到,所以这些年勇敢的中国电影,少之又少。但既勇敢,又如此聪明的电影,几乎绝无仅有了”,有位影评人的点评入木三分。

  不得不提的是,电影的英文名叫《Dying To Survival》,向死而生。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g.cn/movie-comments/1881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