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称:流浪地球

导演:郭帆
主演:屈楚萧 / 吴京 / 李光洁 / 吴孟达 / 赵今麦
上映时间:2019-02-05
时长:125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1. 首页
  2. 问题详情

你觉得《流浪地球》这部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你觉得《流浪地球》这部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2021-10-14

在春节假期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人自己创作和拍摄的科幻电影,近些天口碑爆棚,票房不断上升。

电影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包括了文化传承,尤其是价值观的输出。以前,我们对优秀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既羡慕又嫉妒,现在,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也能成功,意义当然十分重大。

还有一点,科幻电影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播散科学的种子,启蒙科幻思想,而且还能学到一些科学知识,因为科幻并非都是想象的,比如地震,意外发生的巨大地震对多处行星发动机造成了严重破坏。

关于地震,这里再科普一下。用鸡蛋比如地球最恰当不过,地球的最外壳就是很薄的一层,里面是高温高压环境,越靠近地心就越严重,此时的物质形态完全不同于地表。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变,地球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但地球内部依然在运动之中,从地表来看就是由很多板块组成,这和台湾学者所说的茶叶蛋很类似。地球板块间的运动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板块交汇处是受力最薄弱的区域,这就成了岩石应力集中释放的地方,因而地震多发。

电影中,行星发动机在推动地球变轨或受到木星巨大的引力时,此时的地壳承压最严重,岩石应力处于极度脆弱且不稳定的状态,因而会发生地震,尤其是八、九级的巨大破坏性地震。


2021-10-14

《流浪地球》彻底的火了。截止到今天发稿,票房已达25亿,猫眼预测总票房也直超50亿,大有逼近《战狼2》甚至超越之势。

这片子能火,当然也是有其道理的。除了电影本身制作出色,以及刘慈欣这个超级实力派大IP的加持,其作为中国硬科幻电影开山之作的噱头,以及“中国人首次拯救地球”等诸如此类的梗,也让它收获了诸多电影本身之外的高额溢价。

不过仅仅将《流浪地球》的成功,定义在某一电影工业类型的突破,以及一时性的国家民族自豪感的催发,那这一成功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大打折扣了。在云石君看来,这部片子真正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中国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助推作用。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觉得云石君在无脑吹。且不说《流浪地球》本身成色有限——虽说之于中国电影工业算是前所未有的大突破,但跟好莱坞同类型影片比,也就只能算准一流水平而已,比起《星际穿越》这类顶级制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何况就算《流浪地球》真的登峰造极,但就其本身,也不过就一部电影罢了。将一部科幻电影,跟太空事业发展关联,实在有些夸张。

但如果你这么想,未免就把硬科幻电影看的简单了。虽然硬科幻电影本身只是一个商业产品类型,它的世界观、逻辑线条也未必符合符合客观事实,但它的蓬勃兴旺,其实与太空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有很大关联的。因为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困扰人类太空事业发展的两大致命难题——人和钱。

关于太空探索的战略,一直追看云石君文章的读者应该多少还是有些理解和认识的。简单点说,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地球资源,终将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冲出地球,迈向太空,是人类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而具体到中国和华夏文明,由于错失了海洋时代的转型机遇,这个国家和文明也在近五百年的全球竞争中遭受巨大的挫折,甚至一度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虽然最终渡过劫难,并重回正轨,但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沉重的——西方可以凭工业化先发优势和全球殖民攫取的丰厚资源,相对简单轻松的迈入现代文明。而反观中国,先不得不忍受西方的百年盘剥,后来好不容易走上复兴之路,却发现不仅技术上西方已经占尽先发优势,连全球资源已被西方瓜分殆尽,这种情况下,中国人要想追赶,只能凭借自己的超额付出,忍受血汗工厂、高强度劳动、环境污染、不平等贸易规则,这内中的屈辱与血泪,可谓一严难尽。

这就是错失历史风口的代价。华夏错失了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转型风口,所以有了之后几百年的没落与苦难。有这个前车之鉴,那么对下一个风口——太空时代,中国和华夏一定不能缺席——不仅不能缺席,还必须想方设法抢在他人之前,拔得头筹。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容易。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星际殖民,这都是有很高科技壁垒的。要想在技术层面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需要前期源源不断的投入海量资金——而且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可能是以数十年甚至百年计,而在此期间能收获的利益回报却十分有限——甚至近乎没有。

这对太空事业的参与者是个极大的考验:

首先,入局者必须有足够的硬实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和科技基础,肯定是玩不了这个游戏的。

关于这一点,分析起来倒是简单容易——到现在为止,真正有资格入局的,无非就是美中俄欧四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俄欧两家已略显颓势,只有中美看上去依然有能力保持足够的战略投入。

但这只是一方面而已。有这个硬实力,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成功。就像当初大航海时代来临前,中国的硬条件绝对是冠绝全球——郑和的船队足以甩一百年后的哥伦布十条大街,大明王朝的经济基础更不是中世纪西欧的那帮小蚂蚱泥腿子国家比得了的——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在这场竞争中被欧洲摁在地上摩擦的结局。

所以,除了硬实力,还得有软实力——即主观上有没有决心,将这场竞争继续下去。

这就是中国当初输掉海洋时代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中国当时之所以输,除了当时的体制、文化等因素外,主观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文明变革的意义。今天这个认识方面倒是不成问题了,所以威胁入局者坚持下去的,主要就是钱和人方面的问题了。

首先说钱。前面已经说了,要把这场游戏玩下去,首先你得坚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额投入——而且这种投入在此期间没有回报——或者回报远不足以覆盖成本。由于中短期内看不到收益,这种投入商业资本通常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所以绝大部分只能由国家,由政府来买单。

这个对国家定力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最简单的例子:民众的对美好生活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所以,他们在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也会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福利,提供更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减少工作时间——而这些都会对政府的财政收支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下,需要源源不断高投入,却中短期内见不到回报(甚至现实中的人们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见到回报)的太空事业,很容易被民众视作虚泛而无用耗费,进而要求政府减少相应投入,将抠出来的钱投入到可以马上让民众受益的福利开支中。

一个称职的现代政府,不可能无视民众的福利诉求——否则苏联就是前车之鉴。但对这种诉求,也不能无底线的满足——否则这势必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太空事业与民众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通过硬科幻电影,维持民众对太空事业兴趣,其实就是缓和二者矛盾的一个不错手段。虽然脑洞大开的硬科幻电影本身并不能对高度严谨的太空事业产生什么直接帮助,但这种类型电影的盛行,却可以激发民众对它的兴趣,并通过电影来增强民众对太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虽然这种手法相对直观感性,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但民众本身就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群体,所以这也算是有的放矢,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民众对太空事业高额耗费的反感。

这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好莱坞硬科幻电影高度扶持的主要原因。国会每年都会审议政府各项经费开支,所以NASA这种每年花一大堆钱却啥好处都看不到的部门,很容易成为民众眼中的败家子,然后被那些要靠迎合选民混饭吃的国会议员们把经费端掉。

为了保住兜里的小钱钱,NASA可以说是操碎了心,除了联合那帮天文学家,隔三差五的爆出些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新闻,给自己刷存在感;就是跟好莱坞亲密合作,制作一部有一部硬科幻大片,让大家伙儿畅想下太空时代的新奇生活,让大家冲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量别把自家经费当成靶子。

而除了钱,人才储备也是科幻电影对太空事业的一大贡献。之前说了,搞太空事业,这玩意中短期内是见不到什么直接利益回报的——换句话说,它的商业价值较低,主要靠政府经费维持。而既然是财政拨款,那人员的待遇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

这搁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可能还不是什么是大问题——反正那时候大家都差不多,而且还可以用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来等激励科研人员艰苦奋斗。

但现在这招就不太好使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不管你承不承认,赚钱能力绝对是评价个人成功失败的一个主要社会标准。像太空事业的参与人员,都是典型的高智商高学历,这类人搁市场上,一般都能获得不菲收入。但一旦入了航空航天、天体物理这些坑,前面已经说了,这些行业现在商业价值还没充分显现,大部分还是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所以很难拿到高额报酬。这种情况下,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奉献精神来激励,虽然效果依然有,但肯定比起以前是大打折扣了。

这就是个问题。这么继续下去,就算在职的因为专业已经定型而别无选择,但那些后来的学生,眼见前辈们个人收入上的平凡,很多也会打消学这些专业的心思——毕竟能干这活儿的人智商都不低,还不如去学那些应用性强,来钱快的专业。

那这该怎么办?

报酬实在是没法给太多——至少和那些来钱快的行业没法比。传统激励手法的效果又不如以前。那么,这个行业还如何吸引第一流的人才?

答案就是兴趣。

搁在前二十年,中国人普遍贫穷时,兴趣这玩意的作用可能还不是太大——毕竟兴趣不能当饭吃,再怎么有兴趣爱好,赚钱养家也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能看到当年那么多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青年,最后都折了笔头去混社会讨生活。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中国,虽然整体依然不能称之为发达,但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富裕和中产阶层——虽然论比例来说并不是不是太高,但绝对数量,还是很不少的。

富裕和中产阶层的子女,一般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同样富裕和中产阶层的子女,由于父辈的财富积累,使得他们在踏入职场之前,就已经基本上、甚至完全摆脱了赚钱养家这种基本生存需求——换句话说,他们在职业选择时,能够更从容的遵从自身的内心,而非单纯的为了赚钱。

这样选择面就宽广了。当然,这些群体中依然会有许多人会选择与功名利禄关联度紧密的从政经商,但同样,也有许多人,可以依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

而这一部分群体,正是太空事业发展的最好潜在人才。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如果你是个自身优质但家里一穷二白的北漂,毕业后为了兴趣爱好而放弃百万年薪,这个实事求是的说,对自己和原生家庭都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但如果你爹妈已经给你在北京攒了几套房,甚至更多,那毕业进个航天研究所,或者在大学里当个天体物理学者,同样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样,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点——要培养出他们对太空事业的兴趣。

这下硬科幻电影,尤其是国产硬科幻电影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没有《流浪地球》这类电影的崛起,“不差钱”的新人们就算择业时遵从兴趣爱好,也多半是唱歌跳舞这类雕虫小技——虽说这也没什么不好,但全跑去唱唱跳跳,于国实在没什么大用处。

而如果硬科幻文艺作品崛起,培养出一定的社会氛围,让一批人从小就对此产生强烈兴趣,进而在选择专业和择业时,投身太空事业,这样一来,太空事业也算是后继有人——而且有兴趣的加持,他们的工作热情,明显要强的多。

这才是《流浪地球》这类硬科幻电影崛起的最大价值。电影工业类型的突破,搁在国家和文明的高度,不过是个小小成就而已,至于激发的民族热情,也很难持久。但这类电影得到良性发展,能够从资金保障还人才储备方面,为太空事业提供长久支撑!

从这个角度说,云石君是衷心希望《流浪地球》大获成功!希望在大众文艺作品的推动下,中国人能够对真正对太空探索这门眼下虽则冷门,但长远看却利在千秋的事业,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兴趣。这,才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当然,要实现这个效果,仅凭一部《流浪地球》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单靠科幻电影的崛起,都不足以达成。要对这个古老的国家和文明,注入足够的未来意识和基因,中国或许还得同时在三个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那么,是哪三个方面呢?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公号里的下一节中,继续分析。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912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原创系列文章。

2021-10-14

这些年来,在欧美科学家的专访里,最常听到的是他们从小喜爱阅读科幻小说,这奠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一生。而所谓科幻,必须是科学“加上”幻想(Science+Fiction),科学是科幻大厦的根基,没有科学根基,科幻无从谈起,科幻的大厦根本无法建造,即科学是皮,幻想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科幻故事的吸引,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少许多科学家。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科幻的意义——科幻是科学的翅膀,因为有了科学的基础,幻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就像人类曾经幻想登陆月球,结果登月早已成为事实——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于是,幻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变成了现实。

之前提到,真正的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小说,必须有一个基于科学的核心(或元素),如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机器人》系列里“机器人三定律”、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然后试着去架构一个未来的世界,通过幻想让读者看看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因此,科幻绝不应“只幻无科”——那样的伪科幻是不可能成就科学的。

也就是说,当代欧美科学家多半儿是科幻小说、漫画故事的粉丝。欣赏科幻作品与思考科学问题非但不对立,反而还相辅相成,形成了共振效应。科幻作品是科学进步的翅膀,驱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带领人类飞上月球、飞到宇宙深处。

总之,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是生产力,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品的可读性并不会被科学基础(或元素)所限制,可读性取决于科幻作者的写作水平,就好似建筑设计和装修水平,决定大厦能否成为地标建筑……

这里,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

尽管赛先生已经呼唤100多年了,可中国社会依然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科学依然还不普及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为何除了《三体》,鲜有其他出色的真正硬科幻小说的问题所在(包括影视作品)。

正如《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因科学基础薄弱,创新力明显不足,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缺乏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所以小说家和影视编剧,都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和表现,而难以下手对硬科幻作品的影视改编(《三体》电影的烂尾就是惨痛的例证),应验了这样一个说法:“中国人擅长拍摄过去的历史,美国人喜爱拍摄未来的历史——科幻”。

稍稍值得欣慰的是,在《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的最后提到,中国的科幻电影已然前景显现:其一,已成为市场开发的热点,知名IP制作注入活力;其二,特效技术的升级为科幻电影做好了准备。

不过,想象创新和科学基础依然是需要补充的短板。

在此,顺便提一句,我正在创作一部硬科幻系列小说,向我最崇拜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基地》——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致敬!力争早日完稿出版,更希望能早日搬上银(荧)幕!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2019年2月5日是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就在这一天中国电影史上的首部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在上映的第一天这部科幻巨制就以11.4%的排片获得1.89亿人民币的票房,位居单日票房第四名;第二天又以17.4%的排片获得票房2.58亿人民币,从单日票房第四名一跃而至单日票房亚军;2月7日以24.2的排片获得3.38亿人民币票房的《流浪地球》终于登顶单日票房榜冠军;2月8日《流浪地球》一片独霸3.7亿人民币的票房;截至2月25日《流浪地球》的累计票房已突破44亿人民币。这一数据已超过了去年的《红海行动》,大有逼近创造中国电影票房神话的《战狼2》之势。人们开始探讨关于《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话题。

《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将背景设置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也许这在好莱坞大片中并不鲜见,但在中国电影史上这的的确确是标志性的第一次。影片是以屈楚萧饰演的刘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赵今麦饰演的韩朵朵、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一家人的生活经历展开的。在影片的一开头就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以致于将吞没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人类为延续子孙后代的生存而启动了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试图以此驱动整个地球离开太阳系。之所以人类不选择制造载人航天器带着地球人逃离被太阳吞没的命运主要是基于:一方面人类的生产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能带着所有地球人逃离的足够数量的航天器;另一方面在这场不知何时能结束的旅途之中人类需要足够的氧气、水和食物,而只有地球能提供满足人类生存物资的生态环境。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当地球真正踏上流浪之旅后由于缺乏阳光,地表温度达到了非常低的状态,而且没有氧气,以致于地球表面已没法生活,人类只能进入建造好的地下城,可地下城无法容纳地表的所有人口,于是人们只能以抽签的方式获得进入地下城的机会。宇航员刘培强选择了放弃重病妻子的生命,而自己也要进入空间站开始长达十几年的驻守生活,作为交换他换取到了他的儿子和岳父不需要抽签就能进入地下城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个残忍的选择,可我们谁也无法确定在真正的生死危机关头我们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会作何选择——毕竟都是自己的亲人,如果非得放弃一个却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无疑是令人痛苦的。刘培强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可他的儿子刘启却怨恨着父亲替母亲选择死亡的做法。刘启四岁那年身为宇航员的刘培强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这时世界各国为了争取到共同的生存空间已放下争执,真正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在影片中各国并没放弃本国的特色——和好莱坞同类影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影片中各国宇航员仍使用自己的母语,这也算是对中国人一贯的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的一种体现吧。

刘启长大后和妹妹韩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当他们来到地表时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花草树木,也没有任何动物的巨大废弃场,在这里丝毫看不到人类昔日曾在这里生存过的痕迹。我们谁也无法确定在遥远的未来地球和人类是否会真的面临这样一天,我想当有朝一日人类真面临这么一天时也必然会有人为争取自己、亲人以及他人的生存而挺身而出吧,毕竟没人会心甘情愿坐以待毙。地表的荒凉无疑是震撼人心的,然而很快令主角刘启等人更加震撼的事发生了——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全球的行星发动机半数以上熄火,地球开始在引力作用下向木星靠拢,这意味着一场足以毁灭全人类的撞击灾难随时可能发生。在灾难面前刘启想到了一个办法:点燃木星表面的大气层,利用木星爆炸的冲击波推动地球远离木星。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事实上刘启想到的这个办法科学家们也想到了,但他们谁也不敢尝试,但刘启认为冒险总好过坐以待毙。然而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点燃木星表面的大气层这一艰巨的任务的,为此韩朵朵在全球通讯中含泪恳求其他救援队的支援,她的那句:“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被全世界的救援队都听到了。也许是这个柔弱女子对最基本生存的祈求感动了人们,全世界的救援队纷纷赶来支援,最终大家几经努力终于修改程序重新启动了行星发动机,可这时地球同木星之间的距离已不足以使发动机发挥功效,关键时刻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利用最后的能量点燃了木星,他用自己的牺牲为他的家人以及地球上的所有人争取到了生存的最基本权利。

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几乎没人敢想象中国人自己拍摄科幻电影会是什么场景,即使是在电影上映前夕的宣传活动中仍不乏质疑的声音,然而电影的播出成功证明了中国人同样是可以拍摄自己的科幻电影的。我国的科幻电影之所以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拍摄科幻电影必须有强大的科幻工业实力作为依托,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依托要拍摄科幻电影是无法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流浪地球》代表着我国电影工业在科幻领域的标志性突破。不过即使有了强大的实力作为依托,也不代表就能拍好科幻电影。事实上即使在《流浪地球》上映后科幻领域的作品在中国依然还处于相对小众化的地位,甚至有的说法认为中国真正的科幻作家不到100人,其他的都是打着科幻的名号的玄幻类作家。科幻作品和玄幻作品一样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流浪地球》将时间放置于亿万光年的距离,把人类生命轴放在更长的曲线,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然而科幻作品和玄幻作品又有所不同:玄幻作品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科幻作品必须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对此也有人认为:《流浪地球》存在不少BUG——比如有人就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地表根本无法承受足以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运行的大功率发动机。事实上这种思考恰恰是一种理性的体现,因为这不是无端的谩骂,而是基于科学的探讨。所谓科幻就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它依据于一定的科学原理,但不受制于人类已发现的科学原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会不断发现新的自然规律。曾几何时人类以为比重重于空气的物体要飞行是不可能的,然而飞机的问世修正了人们的理念;曾几何时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而日心说的提出修正了人们的理念;曾几何时人们以为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从空中落下必然是大的先着地,然而伽利略的实验修正了人们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个国家是需要一群敢于大胆幻想的人的,这点我们从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到验证——在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大发展之前中国人掌握着全世界最领先的科学技术,然而中国人却总是习惯于接受祖先留传下来的科技,而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当西方人在近代史上提出一个又一个科学定理时中国人仍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如果《流浪地球》的火爆能真正引起人们关于宇宙空间知识的探讨,那么无论《流浪地球》本身存在多少BUG,可它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错误的理念并不可怕,因为人们会在实践中修正错误的理念,怕的是人们已失去思考的能力。

目前看来《流浪地球》的火爆会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人们对宇宙空间认识的热议,但对此我们不能过于盲目乐观——仅仅一部《流浪地球》的上映还不足以改变科幻作品在我国的小众化地位,过分强调一部电影对推动一国科技进步的作用显然是不合适的。然而与此同时《流浪地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层思考的空间——除了科学领域的,还有人性领域的。我们的科技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更好的生活需要——当人工智能技术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人本身更该关注内心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流浪地球》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曾凭借《战狼2》开创中国电影票房神话的吴京尽管不是《流浪地球》的主演,但不能否认无论就剧情而言或是就影片制作而言:他都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所塑造的刘培强这一角色延续了《战狼2》中冷锋身上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所不同的是:冷锋的形象还显得相对高大上,而刘培强身上的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却是通过剧中祖孙三代的血脉亲情展现出来的。影片中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没有完美的英雄,他们都是你我身边的平凡人。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妹妹,是兄长.......全世界的人都放下了以前的所有争议,全身心投入到拯救地球的行列中,而这一切只为延续子孙后代生存的基本权利。也许我们都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就会面临地球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灾难,那么当灾难袭来时我们究竟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呢?显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因为在生死存亡面前金钱完全可以视如粪土,真正难以割舍的说到底还是对亲人的那份眷恋。这也是人类作为大自然亿万年生物进化史形成的高等物种所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我们明确知道自己会死,我们也知道在遥远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面临物种存亡的重大灾难,但即使我们被毁灭也依然具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特质,哪怕世界末日真的袭来我们也应当保存这种特质从容去面对。

2021-10-14

就像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一样,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就是有些希望有人做到了。

特别有意义的有三点:

一是特效,中国科幻电影终于有拿的出手的特效镜头了,每一帧都有经费在燃烧的声音。

中国电影之前在特效上为什么那么受鄙视,真的就是有些特效的制作完全是在侮辱观众,说五毛特效真的都是过奖,但这部电影不能说赶超好莱坞,但我觉得在一流水准了。

不管是空间站的外观,近距离的木星还是喷发的行星发动机都很震撼,关键都塑造的非常真实。

确实听得到经费燃烧的声音。

二是内核,中国也有英雄主义

电影中男主角一开始只是单纯的不想见父亲,有点类似赌气离家出走的意思,也并没有想要参与到救援地球的行动中去。

但是在路上遇到了救援队,受到感染,慢慢改变,最后在明知概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也一腔孤勇的和同伴们踏上了最后的救援之路。

这里面很让我感动的点是有大义的慷慨,调头的卡车那一幕有戳中我的泪点,也有人性的小自私,最后男主面对父亲要牺牲让关闭发射按钮反而让一切感觉很真实。

我觉得这一点很好塑造了中国的英雄主义,一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英雄主义。

三是体系,电影的世界体系建立的很完整

这部电影还有个非常赞的地方是,逻辑没有大的漏洞,看一遍下来,你会觉得这似乎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此细节处真的处理很好,比如把地球推动之后,地表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人类必须居住到地下城,地表温度达到了非常低的状态,而且没有氧气,在地表活动必须穿上特殊服装。

远景的镜头地球推动后后面的气团小尾巴,木星整个的形状,表态,这个流浪地球的计划是要经历两千五百年的,经历一百代人类。

这一切都让这个电影世界非常的完整真实。

因此,有了这三点支撑,再看看现在的票房,应该不难觉出这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吧,有些希望有人做到了。

2021-10-14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娱乐大小事!


《流浪地球》将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制作和特效水平,应该非常合格过关。如果故事剧情撑住,口碑商业爆棚,那么意义确实颇为重大。


但绝不是什么中国科幻电影崛起,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不可能单单只靠一部电影就能拯救或崛起。

但是,假如《流浪地球》各方面都非常的成功,最大意义莫过于,它是中国,中国人,中国语境,中国思想哲学等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产科幻电影的起点。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


答案非常简单,全世界的科幻电影文化,尤其美国的科幻电影文化,过于成熟和发达了,成为全世界科幻电影文化的标杆。


美国科幻电影真的太强大了,对观众非常友好。但对落后国家科幻电影产业,便非常的可怕。

它可怕在哪里,不管什么类型和题材,美国科幻电影都拍到巅峰,成为这种类型的标杆和标准。


原因是美国科幻电影拍得太早,什么恐怖科幻《异形》系列,机器人《终结者》系列,恐龙复活《侏罗纪公园》等等。


美国科幻电影,不管硬科幻,软科幻,科学科幻,或者人文科幻。灾难,恐怖,机器人,人工智能,穿梭时空,反正各种各样的类型,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积累,美国科幻电影的经典神作,不计其数。

美国科幻电影,成为各种类型题材的标杆和奠定者,拥有文化的标准和最终解释权。


其它国家再拍摄科幻电影,不管什么类型,已经很难绕过这些美国科幻电影。


如果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盗墓探险鼻祖《鬼吹灯》,它就奠定了中国盗墓探险小说的类型文化。

后来的作家再写盗墓小说,便再难以绕过《鬼吹灯》的各种设定,盗墓叫“倒斗”,尸体叫做“粽子”等等。


如果有的作家,非要将倒斗改成“下井”,将粽子改成“月饼”。那些完全接受《鬼吹灯》设定的读者,他们会不会认同这些改编呢?

科幻电影相同,其它国家如果拍得类型有不同,全世界包括中国的观众,都已经接受美国科幻电影类型的解释,肯定认为这个拍得不好,那个解释根本不对,肯定不会接受。


2018年,甚至未来国产科幻电影全都相同。但是《流浪地球》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原著小说的作者。

——大刘刘慈欣!!!


刘慈欣是中国最顶级的科幻作家,不管是神作《三体》系列,或者其它一系列科幻小说,包括这部《流浪地球》。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从最开始的探索模仿,到中后期的作品,已经独立于美国科幻,是站在中国人身后,中国语境,中国思想文化,或者以中国延伸到世界,地球和人类命运思考。

所以,这是《流浪地球》,与刘慈欣和不少中国内地科幻作家,所写也的代表科幻小说,与那些模仿学习美国科幻电影,最根本的区别。


这个也是《流浪地球》如果非常成功,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最大的意义。


更多关于《流浪地球》和刘慈欣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2021-10-14

终于中缅边境旅游归来的第一件事:看电影《流浪地球》,中国电影人第一次站在全人类的视角拯救地球危机。以往这样的题材必定是美国好莱坞导演们的专利素材......美国政府领导科学精英团队,用超现实的科技革命,用3D逼真的场景再现世界末日的风暴。这次中国导演郭帆依托强大的国内观众市场,用全新的视角,把地球牵引到4.2亿光年的外星系,准备用4500年,100代人来完成这次人类地球的流浪之旅,这需要何等超思维的想象力。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想象,要做就世界第一,震耳欲聋的音乐,残酷让人窒息冰川时代,上海东方明珠塔孤独的耸立在冰雪中,和中国救援队不遗余力地完成使命,我们看到了一个崛起大国公民的觉悟,为自己和亲人,誓死捍卫家园的决心。

整体看影片场面震撼,气势恢宏,节奏

不停地催促演员和观众,赶紧行动起来,影院里的观众仿佛已经置身在拯救人类地球的壮举中,试想,如果我当时处在那样危机紧要关头,也会奋不顾身的献身抛洒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影片的感染力,已经催发了人生命机能的原始野性。在特定的环境和窒息压迫的氛围下,我们人类唯一的念头就是抗争和改变这个世界。

在浩瀚的星际,我们人类个体虽然仅仅是一粒尘埃,但聚合核变也能使星球改变运行轨迹,宇宙虽无穷之广阔,但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更是能超越宇宙的边界。

影片几个主角个性还算鲜明,但混血黄毛出现在影片中上蹿下跳,我不知道有何作用?我很反感黄毛这个角色,有点招我厌恨!这仅是我个人的感观,我到非常喜欢俄罗斯宇航员的性格,一个战斗的民族,开创空间站的前苏联值得我们尊敬,结果就是一瓶伏特加酒拯救了地球的命运。

感谢导演郭帆,导演出一部划时代的巨作,中国新生代的导演,已经接轨世界导演的班底,未来的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在行为意识形态上也逐渐领导潮流,我们期待更多诸如《红海行动》《战狼二》等宏伟巨作将腾飞的中国引领在世界之巅。










2021-10-14

《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以后,今天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的国内票房,豆瓣评分也维持在了7.9这样一个较高的位置。

不过虽然口碑和票房都不错,《流浪地球》还是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少网友在豆瓣上给流浪地球打出了一星的差评,表示这部电影“从演员到剪辑都非常业余”。

“把主要角色都换成外国人,还能有这么高的分数吗”

还有人指出:这部电影在国外口碑真的不好,在豆瓣上分数高完全是因为中国观众偏心国产才打高分

那么在国外网友眼里,《流浪地球》到底怎么样呢?

总体来说好评为主

从目前来看,国外评分网站和主流媒体都给《流浪地球》给出了好评。

IMDB网站的用户给出了8.0分的好成绩,比豆瓣都高。其中近40%的观众给出了10分的评价。

(而且神奇的是,这部电影下给1分差评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用户)

美国著名的科技媒体The Verge 给《流浪地球》的评语是“丰富、惊艳、但有些地方有点傻”▼

Flick: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可能会是2019年的最佳科幻电影。▼

《卫报》:中国科幻大片挑战好莱坞▼

Filmera: 《流浪地球》让罗兰艾默里奇(好莱坞著名灾难片导演)羞愧难当。▼

而且据海外的小伙伴描述,《流浪地球》上映以后因为供不应求,很多场次都爆满,好座位提前一天都订满了。

reddit网友贴出了纽约AMC影院的拍片,可以看到除了“Almost Full 快满了”就是“Sold Out 没票了”

比好莱坞有新意

在翻看了Reddit和Twitter上很多外国朋友的讨论以后,报姐发现他们最喜欢《流浪地球》的点,就是它和美国大片很不一样。

虽然特效和道具都是借鉴了好莱坞科幻电影,但《流浪地球》在科幻设定、核心思想上,都让看惯了美国大片的西方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Reddit上的美国亚裔网友:《流浪地球》在特效技术上是大师级的,而且是近年来最具有原创性的科幻作品。▼

Youtube网友:当地球出现问题,美国人会去寻找新的地球,而中国人则选择拯救旧的地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解决方法。▼

看了IMAX 3D版本的。这是我这个月花的最值的17美元。看到亚洲人拯救世界实在太棒了。▼

很多网友对于电影里展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赞赏有加。

希腊网友:电影太棒了。和好莱坞那种无聊俗套的一人拯救世界完全不一样。编剧太厉害了吧!▼

“我已经4刷了,马上就要看第五遍。电影里有俄罗斯宇航员、韩国救援队、日本还有印度的队伍…电影非常国际主义。不是一个人拯救世界,而是我们一起拯救我们自己。”▼

Reddit网友“在我看之前,我以为这是中国英雄或中国政府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我错了。这部电影的国际主义精神让我非常感动。这不是好莱坞那种英雄单枪匹马拯救世界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一同作战。这种场景好莱坞电影很少会出现”▼

特效好已经是公认的了。不少网友都觉得用机枪射木星实在太帅:

“用机枪射木星是我很长时间里看到的最棒的东西了”▼

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不少评论家指出了电影里存在的一些问题

《卫报》:

Critics of the film have pointed out plot holes, cloying sentimentality and one-dimensional female characters – traits Wandering Earth shares with its Hollywood peers.

电影中有一些剧情漏洞、让人尴尬的煽情,以及脸谱化的女性角色。当然不只是《流浪地球》,好莱坞大片也都这样。

还有科技媒体The Verge指出,《流浪地球》里面Mike隋扮演的说地道北京话的外国小伙太让人尴尬了。可能是西方观众对于白人扮演插科打诨的配角不太习惯吧。

电影里很多剧情细节也有点不太符合逻辑:比如男主从未开过运载车,却在电影里把这车开的很娴熟等。

除此之外报姐还看到不少外国网友吐槽《流浪地球》的英语字幕:不但错别字多,而且经常一闪而过就没了,根本看不清楚。

这让不习惯看外语+字幕电影的美国人不太适应。

《流浪地球》上映以前,对于这部电影能不能吸引西方观众,其实大家都没有底。很多人觉得:《流浪地球》不是美国观众熟悉的那种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而且主角又都是亚裔,没法让西方观众产生认同

而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担心,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中国价值观:如集体主义、自我牺牲等主题,西方观众接受起来是否有困难。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一会事儿。

毕竟人与人之间都是相通的。普通中国人会喜欢的电影,普通美国人大概率也会喜欢。

《流浪地球》这样一部中国人制作的科幻大片在国外叫好又叫坐,其实预示了中国电影出口一个重要的变化。

在此之前,美国人说到中国,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这些电影,在西方观众那里,把中国文化描绘成了一种古老、神秘、高深莫测的东西

而说到流行、说到科技,则和中国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外国人通过这些作品了解我们,只会让大家对中国越来越有距离感。

美国展现给世界看的,是美国大片、是Lady Gaga、是消费主义。

日本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他们主要输出的,是动漫、游戏、和宅。

只有这些流行文化才足够亲民,才能获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而《流浪地球》开了一个好头。它给世界展现的,是一个未来的、有科技感的、酷炫的中国。而不再是那个陈腐、传统的中土。

终于轮到中国仰望星空了啊。


source:

https://www.imdb.com/title/tt7605074/ratings?ref_=tt_ov_rt

https://www.reddit.com/search?q=wandering+earth&include_over_18=on&t=week&sort=top

https://www.flicks.com.au/reviews/chinese-blockbuster-the-wandering-earth-might-be-the-best-sci-fi-movie-of-2019/

https://www.theverge.com/2019/2/9/18218479/the-wandering-earth-review-film-china-first-science-fiction-blockbuster-cixin-liu-gravity-the-cor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feb/11/china-first-blockbuster-sci-fi-film-wandering-earth

2021-10-14

不会画漫画的法学生不是一个好导演:《流浪地球》

高能预警,前方剧透

作为一个只爱看悬疑片的法学生,出于陪伴小伙伴的目的,怀揣着对中国科幻片的质疑,犹犹豫豫、磨磨蹭蹭、战战兢兢之余邂逅了同为法学生的郭导。

好吧,我装逼了,其实我是去看五阿哥的。
导演不愧是法学生出身,果然得了法学生都有的病,电影开篇就是关于安乐死的终极法律问题,高潮又强行插入“紧急避险”这一高深法律课题,普法工作从开始到结尾,一直停不下来。看得我的职业病也快犯了。

“杭州一号发动机CN171-11救援队王磊根据《流浪地球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对韩子昂所开的三七三号车和车载人员的紧急征用,协助执行1125号子任务,运送“火石”重启杭州发电机。”

“灾难来临,根据联合政府《流浪地球法》规定,抽签获取进入地下城资格,不得转让,赠予。”

当然还有这句闻名中外的“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让我至今还在思索,后两句明明就不押韵嘛。

作为法律人,以上首赞《流浪地球》。

导演还秉承着法学生多才多艺的宗旨,

不仅懂法律,还会写!文!章!

不仅会拍电影,还会画!漫!画!

遇到自己不太懂的工科问题,还能找各路科学家、物理学家谈人生、谈理想。

于是,100年的编年史,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十万平的实景摄影棚横空出世。

郭导与老龚在结束近一年的准备工作后,带领着整个剧组过上了精益求精、累死累活、穷到极致的日子。

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制作上,没有大牌、没有流量小生、还要主演倒贴钱,唯一的大咖吴孟达老爷爷被累得回家嘤嘤嘤。为了工匠精神,以上二赞《流浪地球》。

郭导不仅用法律人的严谨与执着开辟了中国科幻新纪元,还用法律人独有的脸皮厚拉到了各种资源,更用一颗小破球点燃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我们以为《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片,看到中途发现它也是一部普法片,当看完了细细回味,才发现它其实是一部爱国片。

虽然特效和场景上跟好莱坞科幻大片还是有差距,剧情也穿插着很多bug,但电影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观众与电影的情感共鸣。

冻成冰棍的大裤衩、地下城的麻将、Tim的京片儿……

电影的主旨不仅仅是“拯救地球”,而是“带着地球逃亡”。

影片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感需求,亲人、朋友、战友……

在地球快要撞上木星时,联合政府最后的通告是催促大家赶紧回家跟亲人待在一起,再加上“春节十二响”的码农梗和春节上映的气氛烘托,一直在吐槽bug的理性的观众朋友们,此刻也开始哭唧唧。

在郭导为电影拉赞助的过程中,外国友人问他:“为什么地球快要嗝屁的时候,中国人不是造一架顶牛逼的飞船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完全不是科幻大片的套路嘛。”

其实这就好比中国人最热衷的事情,买房子。

我们买的本来就不仅仅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家,这个狭小的空间承载着中国人巨大的情感。

而此刻的地球,就是我们的大房子,我们的家,我们所有情感的承载与寄托。

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而影片最后的大场面,当并不怎么美丽的韩朵朵小朋友发表了并不怎么有文采的演说之后,一个个的车队纷纷掉头,返回灾难中心进行援救,彻底点燃观众的泪点。

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此刻都在为了拯救地球而舍生忘死。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前所未有的团结。

剧组赚的不是钱,是情怀,

我们看的也不是片,是情怀。

作为中国人,以上三赞《流浪地球》。

希望、信念、情怀,即是电影动人之处。

最后用这位已经另辟蹊径(知道司法民工赚不到钱,果断投入最赚钱的行业)的同行在电影杀青时送给全剧组的话打个总结: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与君共勉

——爱她就去保护她,别让地球去流浪!

图片来源:红动中国 文字:姜影

几乎不登电影院的我还是没忍住去看了吴京出演的这部片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喜欢他的作品,看了流浪地球,更多了一份敬意。因为,这部片子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不是国产科幻的崛起、不是票房要多高、更不是人类能否改变地球,而是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家园,唯有人类的爱才能真正拯救这颗万物共生的星球,别让地球带着千疮百孔去流浪。

图片来源:CCTV《百家讲坛》文字:姜影

多吃一点素,少贪一顿荤

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吃那么多肉,每人每天畜、禽、蛋、水产共120g~200g(生重)足够了。由于人类对肉类的贪婪,需要饲养更多的动物,而动物的饲养占用了很多的资源(场地、环境建设、食物、水),增加了更多的气体的排放(呼吸、打嗝、排气),排泄物处理等。而多吃素食则会减少各种资源的耗竭,地球变暖减速,哪怕是从少吃一顿肉开始,吃素等于环保啊!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姜影

多走一点路,少开一次车

不用开车的时候尽量少开车,汽车尾气会直接让pm2.5数字上升,在东京每天上下班开车的人只有6%,在北京34%,早高峰6环内以每小时1吨的量排放pm2.5,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点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其实,每一次多用走路、乘坐公共交通的方式都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

图片来源:美国航天局

多种一棵树,少用一张纸

最近听到最令人振奋的事情就是美国航天局发布的“中国绿”了,地球比20年前变绿了,而中国的贡献最大,毛乌素沙漠已经绿化80%,阿拉善、库布齐也都在绿化中,每种一棵树都是在拯救我们的地球啊,在此向每一位种树人表示致敬!强烈呼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哪怕是从少用一张纸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用塑料制品、少开一次空调、少浪费一些水、少用环境毒素含量高的清洁用品、少用一次性用品、少抽一颗烟、少制造一些垃圾、农民伯伯们少点燃一些秸秆等行为都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点点滴滴都是爱,都是在为我们的地球疗愈。

图片来源:设计师姜大蒜

多一点付出,少一点贪婪,让空气清新起来、让清洁的水流动起来、让南北极的冰山冻起来、让海底世界绚丽起来、让土壤肥沃起来、让食物营养富集起来、让我们的身体都健壮起来,让人类文明与万物同在、让地球文明与宇宙同在……

图片人物:Sam Griner

最后,想说一句:“让我们并肩起航,别让地球去流浪”可好?

于仁文健康问答团:营养师姜影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g.cn/movie-comments/1054

相关问题